2015年,国内外经济均面临下行压力,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低迷期,而LED行业的竞争尤为激烈。由于照明和背光毛利率持续下降,国内LED封装企业不断陷入价格下降与规模扩产的恶性循环之中。 今年以来,LED封装毛利太低,国内LED封装器件多数产品价格下滑幅度超过50%。很多企业都表示出货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,利润却不见增长。这样的情况,即使鸿利光电这样的企业都受到影响。 由是,规模化、转型升级成为国内LED封装企业提升竞争力、保证生存空间的不二法门。 大制造如何炼成? 去年以来,木林森、鸿利光电、瑞丰光电、聚飞光电等封装大厂厂商纷纷扩大产能。进入2015年后,在LED照明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前提下,这些有技术、资金实力的厂商,仍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摊薄成本。 扩大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,对于降低成本有着明显的作用。原材料价格的下降,技术工艺的提升,加上大规模的生产,使得LED封装器件价格的下降更显得“理直气壮”。 “我们已经实施了扩产计划。”鸿利光电营销总监王高阳如是告诉记者,公司SMD LED现有的生产线已无法满足公司未来快速增长的需要。鸿利光电在江西南昌投资的扩产项目,就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,缓解产能压力,降低生产成本。而就在 10月16日,鸿利光电发出了募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的可行性报告。 “并不是照明市场不景气才造成封装器件价格下降。相反今年的照明市场发展还是比较良好的。”在王高阳看来,目前LED照明产品处于大面积普及阶段,那么最先面对的是产品价格问题。 很自然的,性价比高才有利于LED照明的迅速普及。 就LED封装而言,价格的下滑速度有目共睹。以2835为例,作为目前国内LED封装最为普及、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主流LED器件,已从上半年的5~8分钱一颗,降至现在的3~5分钱一颗甚至更低,降幅达到60%左右。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